三月四月乃至五月上旬,是杭城最好的时候。我喜欢在晚上加班,早晨便可以请假,迟迟起来、懒懒洗漱、慢慢吃饭,然后挎着包包闲闲出门。春日美好,一路草木葱茏、花开艳丽,绕道去那家别致的小店,便轻易地爱上一件薄薄的纱裙,淡淡红色的底纹、白色碎花如春日般娇艳,映衬如花绽放的开朗心境。春天的日子像山谷里的溪流,偶尔丁冬作响,更多的时候则平平缓缓向前流淌。
杭州文一西路的中央隔离带种植的是玉兰。这正是玉兰开花的时候,坐在车里一路见到满树白的、紫的煞是好看,每每看到这个情形,我总会不经意念起林徽音的那句: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。这“一树一树”用的真好。除了玉兰花,樟树也更加茂盛了起来。而更美的是在经过某些小区的时候,里面的樱花像云一样高过所有的绿色,洁白如雪地盛开着,这是雪樱。保俶路与文二路交叉口的对面有个小区,那里就长有两株雪樱,此时正值开花的季节,行人路过都可以看到如梦如幻的浪漫场景。洁白的樱花被风吹乱,随处飞舞,那个当下空中飞舞的仿佛是人的心而不再是花,在清醒和感怀之前,内心深深地被生命的这般美丽所征服,即便看着它消逝也怀着喜悦、万分地顺从。生若樱花般洁白,逝若樱花般轻盈。因而可以生死由命,更何况相聚别离。那个小区好象是杭外老师的宿舍(我的高中的地理老师就住这里),小区西面临河,河岸一边载种连翘、樟树,另一面绿柳垂髫、间种迎春花和水衫树,虽处闹市却有幽静。其实杭州这样的地方很多,小区的环境和绿化做得比较合理,人家说杭州是天堂,这的确是个适宜居住的城市。
开年至今我只去过一次西湖,是在三月初,天气忽冷忽热,那天正赶上下雨,且是黑夜,某些人刚学会开车便开始得瑟,我绑着安全带、冒着生命危险,在无数次熄火的经历中,坐车夜游了一把西湖。夜西湖是动人的,即便夜雨连绵。两岸的灯火让人感到自己与真实的世界若即若离,而正是这样若远若近的距离才是最令人着迷的,我们之于生命亦是如此。如今已是三月下旬,想必西湖岸边早已经桃红柳绿,这样好的天气,我应该去看一看、记在心里。浙大玉泉校区离西湖很近,骑车五分种左右便是,玉泉的侧门种着两株粉红的樱花,这天下午我去浙江图书馆还书,那两株樱花好好地开着像是从来不曾凋谢过一般。樱花还是那片樱花,而路过的人,早已今是昨非了。浙图每周末都有书市,卖的是各地淘来的旧书。我本想买一本西泠印社的印集,最后千挑万选买下了《杭州西湖》手绘本、上海书店出版的《汉印分韵合编》以及一套《苏州文化丛书》。看到手绘本时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拿来送给悠悠小人儿(我姐姐的孩子),想她在北京出生、在北方长大,如今已是牙牙学语的年纪,虽说期间来过杭州,但是小孩子的记忆总是浅浅,杭州是她母亲的故乡,对于这个地方她应该打小有些许印象才好,这个手绘本里有好多字,部分内容对小孩子来说也比较生涩,但也有许多故事,想必小孩子不会太拒绝。对于印石的喜爱就不多说了,本博“敏而好古”嘛(牧雨先生语)。而说到苏州,我内心总有一种说不上的好感。事实上凡是我喜欢的地方,最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这个地方的女子,苏州的女子有点“硬”气,绝对不是我所喜爱的婉转,可是硬气、干脆的女子同样给我很大的好感,如果说北方女子可以用豪爽形容,那么苏州女子就可以用爽气形容了吧。我喜欢苏州不单单是因为昆曲、不单单是因为戒幢寺、不单单是因为园林、不单单因为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,似乎是这些的集合,又似乎不够,我说不好。总之,乘着春天的时候,我打算去苏州再看看。
清明将至,明前的龙井已然上市。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跑去趁茶,“惟有趁的才能够是最好的”(本博心得)。我突然很想去一个地方喝茶,不是著名的梅家坞,而是去保俶山角、保俶塔下、西湖岸边的望湖茶楼,此处古色古香,茶客如云,然而闹中可以取静,远眺西湖春色,心中诗情画意随湖水荡漾,满眼风光,内心平安,是我人生最大的欢喜。
评论